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闺怨诗简介】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宫怨诗在历代都有佳作,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宫怨诗。班婕妤的《怨歌行》、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哀愁--思妇诗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妇诗是我国古诗苑中的一枝奇葩,作为一种诗歌艺术题材,思妇诗源远流长。本文就思妇诗的源流等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约占《诗经》总数的婚恋诗中,描写思妇的诗歌约有10首左右,如:《卷耳》、《君子于役》等;描写弃妇的诗歌亦有10首左右,如:《卫风·氓》、《邯风·谷风)等,从数量上看,仅次于恋歌。这两类诗都以女性的生活、心态为描写对象,写思妇的愁苦,写弃妇的悲愤,无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可谓我国思妇诗与奔妇诗的进简。但这些诗歌所描写的思妇与奔妇,又与后世不同,不仅保留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也保留着周代妇女朴素的思想感情及其诗作的艺术特色.一、《诗经》中的思妇(一)《诗经》中思妇的类型与后世不同。在周代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4.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征人思妇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从《诗经》就已经开始有了。而以捣衣为内容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是这一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棒锤捣平捣软,洗衣,也有此动作,一边洗一边捣。捶农的木棰为杵。砧:捣衣石。捣衣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魏有曹毗《夜听捣衣诗》: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织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相似文献   

6.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化价值又有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与秦观的《鹊桥仙》都是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但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迢迢牵牛星》是通过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世间思妇的不幸,应归入思妇诗之列。诗中主要借织女的相思之苦来表现人间思妇的闺怨。对于织女着墨并不多,只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毛奇龄有一首题为《览镜词》的诗:“渐觉铅华尽,谁为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老实说,这首诗题材未免陈旧了些,那思妇仍旧是古典的思妇,是从《诗经》中走来的洗却铅华、顾影自怜的思  相似文献   

9.
赵红 《文教资料》2006,(19):68-69
关于如何定位“先锋文学”概念的内涵,批评界有多种不同意见。本文在这里所接受的是为批评界所识的看法,即指在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思潮。从思想内涵上来讲,先锋作家们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潮主题,还是在形式技巧、创作理念方面都集中地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技巧,表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学不同的艺术特征。对于中国新文学历史而言,这种创作具有浓烈的创新和挑战意味——正因为这一点,80年代文学评论界就借法国“先锋小说”之名为它命名。笔者认为这一范围的概…  相似文献   

10.
武则天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且被认为是一位女性文学家.《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中共收录其诗歌六十首.从题材类型上,其诗可分为祭祀、宴游、赐赠、游仙、闺怨等五类.这些诗分别体现了武则天威风凛凛的帝王之象、胸怀天下的王者风范、求贤若渴的圣君明主、神化王权的虔诚信徒、情感细腻的思妇形象等.  相似文献   

11.
《伯兮》是《诗经》中思妇诗的名篇,它因描绘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和不同的创作视角而与《诗经》中其他的闺怨、思妇诗相区别。本文借用女性主义批评中关于女性写作和女性阅读的一些理论来重新分析解读《伯兮》,并试图从中国上古伏羲女娲的神话和历代文人诗词中的女性形象中找寻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女性地位等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诗歌展现出了中国五四至建国期间广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此时代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精神层面理解中国近代史。尽管如此,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并不高,几乎所有的习作要求都会写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一条,然而诗歌恰是最能展现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文学体裁。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诗歌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之一,能够从音乐角度上展示现代诗歌的魅力。以下,笔者将从情境创设、情感渗透这两个角度来探索如何通过朗读来拨动现代诗歌的"琴弦"。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 ,杜诗《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写于大历三年荆州。这是错误的。从该诗所言及的“西江”、“扬雄宅”、“长宁”、“夏日”并结合历史典籍来考证 ,该诗应写于永泰元年泸州。诗中的杨长宁与杜甫有一定的交往 ,与戴叔伦等颇熟。该诗是一首应酬诗 ,其写作技巧较为圆熟 ,是杜甫应酬诗中质量较高的一首  相似文献   

14.
李晓琼 《天中学刊》2008,23(3):56-59
魏晋时期诗作中出现的公宴题材诗源起于三曹,是以把觞对酒、筝瑟阳阿、游园助兴为题材,并借设宴飨客写所见所感、抒发志意的诗作,因此有关这种题材的诗也最接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更能揭示曹丕、曹植二人在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与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词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诗、曲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主要文学成就.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词也就是应有之意了.通过<生查子>这一词调在唐宋时期意象、题材与声情的演变来发掘词的文学内涵,以求能对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张问陶的山川纪游诗题材是丰富多彩的,感情也是深厚诚挚的。这些诗,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这正是其社会价值之处。因为这些诗是借山川写性情,通过山川景物的描绘,显现山川景物以外的诗人心灵性的东西,所以我们有必要透过山川景物的描绘,来审视诗人的心态。这才是艺术欣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雨果小说创作中强烈的写史意识对曾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史尚实的创作精神、广博宏富的史诗规模、借史垂鉴的现实寓意是曾朴与雨果小说的共同特色。但是,曾朴的创作又是基于中国文学传统的。相对而言, 曾朴对待历史题材严谨求实, 雨果则喜好虚构想象; 曾朴评价历史人物褒贬分明, 雨果则冷静客观。  相似文献   

18.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千载传诵的写离愁别绪的抒情诗。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和游子的相思之情,生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闻一多评价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被誉为“孤篇横绝全唐”。这首诗主要写唐人的胸襟与宇宙意识,充满哲理。下面对程丽华、张正平两位老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传统的边塞题材作品有一致之处,同时也是元代上都扈从诗的独特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诗经》思妇诗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相思之苦;把笔触直接深入到思妇的内心深处或用心理独白的方式来写相思;采用细节描写,从侧面怀人;用想象直至进入幻觉,极言相思之苦;用景物来烘托映衬人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