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谊伶 《云南教育》2007,(7Z):30-31
众所周知,新一轮课改的举措之一就是教学目标由一维变为三维。现在广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变化已有了解,“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教师较熟悉的,也是多年来教学中一贯重视的。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怎样制定?教学中又怎样实施、落实?这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困难,教学中落实后二维目标就更难了,老师们以前很少接触过,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而实现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成了课改不可回避的难题。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学科德育”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在课中喊几句德育口号,贴标签,生拉硬套或把学科课上成德育课等。还有不少教师依然我行我素,认为德育是隐性的东西,无法考核,从功利出发,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科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德育资源视而不见,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但囿于能力,无法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对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理解、落实上仍存在一定的距离,重知识与能力目标,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象仍很严重。因此,教师只有将三维目标并重,齐头并进,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通过美国的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创造的神奇的56号教室的故事,更加坚信了教师的信念:要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落实课改精神,真正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而实现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成了课改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理解和掌握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三维”目标的背景和不平衡性;要特别着力“三维”目标的设计和落实。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提出是从实践中而来的,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6.
很多教师特别害怕每周的学校例会,即使是特别热爱教育事业、诚心想提升自己干出业绩的教师也会如此.纵观多所学校,见其共性.下文就摘录某校校长几次例会语句初窥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 例会一:落实课改精神十分重要 校长:课程改革,关系到民族的命运,每位教师理应全身心投入课改.但很多教师教学理念特别陈旧,不能领会"三维目标",不能"以生为本",只会采用"题海战术",这有愧于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三维”目标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日益凸显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生长点。然而,对“三维”目标的元概念在教育学意义上的反思和清理尚未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也影响了“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本文从合理性、合法性和工具性三个层面对“三维”目标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整合了其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在备课中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转向“做数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实好《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吸取课改实验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谈一谈对冀教版数学第一册的理解,仅供参考。对第一册教材的整体认识: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比较、认识1…  相似文献   

9.
“三维目标”的实现,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于“三维目标”不甚了解,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的一组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探讨,观点不尽相同,希望对大家深入思考与讨论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在备课中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转向“做数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实好<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吸取课改实验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谈一谈对冀教版数学第一册的理解,仅供参考.   ……  相似文献   

11.
天立 《师道》2014,(10):45-48
“三维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和重要核心理念,对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各类教师的培训中,它被其倡导者视为体现了教育思想进步和价值追求,也被异议者视为引发轻视知识教育思潮的肇因。之所以会引发歧义和争议,根本原因是在实践中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混乱。为此,本文将就“三维目标”这个概念的创生演变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深化教师“充电”过程中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孙吉泰 《辽宁教育》2007,(10):43-45
2006年9月辽宁省开展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紧紧抓住课改的契机,把课改重点确定为关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上、教师专业成长上、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理解上、新的教学模式的创建上以及教学实践的效果上,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者和积极开发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教研思”水平,真正实现人与课、课程与教学之间协调的、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维目标尴尬处境的归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改虽有八年,但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语文教学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或顾此失彼,或彼此纠缠,或名不副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根据三维结构,“三维目标”之“维”不能成“维”。“知识”“能力”是“前后件”相承的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为一个维度的两端;“过程”“方法”彼此交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内涵不清,外延纠缠,不能形成第二维与第三维。第二,目标过多,干扰核心目标,分散与削弱核心目标的基础地位和主轴地位,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第三,第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是从外国引进的,本身界定不清,一线教师难以梳理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难以执行“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的教改任务。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的具体目标划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必须具有三维目标的意识,要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体现三维目标,使落实三维目标成为自觉行为。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实验教学中对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5.
感动自己     
新课改推行至今,三维目标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深深接受,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普遍有这样的感觉:对于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这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数学教育的优势,不管是过去提倡的“双基”,还是《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所提倡的“四基”,都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对于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现在即使很传统的老师,经过多年课改的洗礼,大都能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的转变,也能比较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6.
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把其要求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顾此失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设计语文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三维”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三维”理念,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方案,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偏向。  相似文献   

18.
回眸语文课改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小学语文在课改路上的建树,教师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着。但是,我们又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深刻透彻,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一些误区。例如:对课程改革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创新”这一本质认识不清,导致语文教学在落实“三维目标”时顾此失彼。对此,我们应该冷静而理性的审视、探索、反思。首先我们要坚定课改的信念,走改革之路;另外必须正视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实践、完善,使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笔者在一线的教研工作中,对目…  相似文献   

19.
任长庚 《教师》2012,(25):86-8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即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视导中发现,课程改革虽已进行多年,但许多教师对落实“三维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好“三维目标”,关键是自身专业提升要落实“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学地理教师知能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是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大部分教师熟练掌握了地理学科知识.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而这恰恰是教师作为专业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二是能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部分教师具有相当水平的地理教学能力.但教育能力水平较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有“数学味”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对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的认识日趋一致,然而“数学味”的内涵尚未有明晰的界定.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和调整教学行为,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关注“生活味”的同时凸显“数学味”呢?首先,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必须凸显数学知识与技能训练.凸显“双基”即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课堂教学的优良传统.然而,课改以来,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设置不明,导致实施过程中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被冲淡,或被虚化,或遭失落,数学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失去了“数学味”.在落实“双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