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二孩"政策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对有关人口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这种人口变动趋势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学前教育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学龄前儿童数量、幼儿园资源配置、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论述"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监控人口变动趋势及做好应对措施,优化幼儿园资源配置及树立科学教养观念,让"大孩""二孩"共同成长等一系列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然而,在寄望"全面二孩"政策缓解我国低生育率、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全面二孩"政策引起的人口变动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影响。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亟需对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3.
"单独两孩"政策是我国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有关人口政策变动的重大调整,这一改革势必会对学前教育规模与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由于政策的复杂性,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在学龄前儿童数量、学前教育方式以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上面临不同的挑战。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政策上,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要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积极应对因"单独两孩"政策对学前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叶君 《孩子天地》2017,(5):207-208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使得我国新出生人口数在近几年内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因此,不仅要扩充我国的学前教育资源,更要从本质出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学前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人口学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数学领域的灰色预测法,分析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测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八年内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出生人口数量,就"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可能会出现的公共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缺口大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全面二孩"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科学预测人口增长趋势,调整幼儿园布局、及时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弥补师资缺口、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稳健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专版要目二孩政策对教育有何影响?全面放开二孩,教育咋"接招"?专家话二孩支招教育编者按:"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新政一公布,立刻引发社会热议。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虽然专家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但因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加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提供相应的基础教育保障措施迫在眉睫,其中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但全面“二孩”所产生的“入园贵”“入园难”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入园难”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解决此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连云港市统计局2016年统计数据,选择CPPS人口预测工具,对2017年至2036年间连云港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对连云港市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会有较大影响,但影响并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山东省出生率稳居全国第一,在"全面二孩效应"的冲击下,山东省学前教育学位缺口较大,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在深入分析在园幼儿数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学前教育应对"全面二孩效应"的基本策略:一是超前谋划,充分认识适龄儿童数量的变化规律;二是加大投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的扩建、新建;三是多措并举,推进多元化办园,鼓励并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四是强化督导,坚持扩总量、提内涵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及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域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省际学前教育发展差异较大,在教师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政府财政投入能够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基于此,以河南省为例,采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对河南省2019-2030年的出生人口进行预测,依据全国生均投入标准测算河南省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需求。通过财政压力分析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后的学前教育财政压力主要集中在2025年之前,此后财政压力逐渐减小。因此应合理规划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前设计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对策,同时完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学前教育需求迅速增长,并且逐渐多元化。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多元化趋势会更加凸显。然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供给体系并不完善,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关系并未理顺,其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学前资源和服务的供给和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根据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基本逻辑和规则,让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从分离走向耦合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与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促进公平、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导向,学前教育领域也依此形成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定位.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为研究工具,对1994-2019年农村学前教育相关的高质量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主题与前沿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政府职责、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问题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四个方面,最新研究前沿主题词主要是"'全面二孩'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黄宸,李玲,钟秉林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9期中撰文指出:根据课题组对未来我国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和在园幼儿数量的预测,以平均每班30人的标准计算,"全面二孩"政策下,近年内我国学前教育班级数量需求快速增长,峰值出现在2022年,达到205.08万个。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2016年教育统计数  相似文献   

15.
<正>2月9日,记者从2018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应对2019年的第一波二孩入园潮,广东省提前部署,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应对陡然增大的学位增长压力。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占比74.57%;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74.50%。但是,随着"二孩"政策实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户籍制度改革,目前的学前教育资源还不能充分  相似文献   

16.
自《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资源迅速扩大,"入园难"初步缓解。然而,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给本仍短板的学前教育带来了满足已有需求和新增人口教育需求的双重挑战和叠加压力。为积极适应与支持国家人口新战略,需以改革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规划的调整,并创新思维、主动谋划,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并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等,抓紧出台《学前教育法》,在有效化解学前教育历史欠账的同时,积极应对新压力,满足新需求。  相似文献   

17.
《滨州学院学报》2018,(1):93-9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风险不断增大。"全面二孩"政策有望缓解老龄化程度及其相关的社会保险问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由于婴孩增加,创造的就业机会的扩大,相应增加了失业保险的缴费,可以消化部分育龄女性失业保险的支付带来的负面影响,从长期看有望实现人口红利,利于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全面二孩"政策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但由于我国的生育保险基金仅占社保基金的1.1%,对政府财政的压力相对较小。"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减轻我国的社会抚养比,降低养老保险中代际成本的转嫁。对医疗保险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在短期内由于就诊率较高的婴孩群体的增加将扩大医疗保险支出,但总体而言,医保基金对0~18岁人群的支出低于其缴费,与此同时,"全面二孩"政策提高了子女对老人照顾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了老人的就诊率,相对减少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总之,"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保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看有利于社保基金平稳、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预测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例1.运用"劳动与就业"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有关知识,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的新的人口政策,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至此拉开"全面二孩"序幕。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两个指标同时出现下降,政策导向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阐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通过二孩政策推出后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二孩政策实施的困境,最后提出将"全面二胎"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三十多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一些研究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生育政策放宽如何影响出生性别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但这些观点缺乏实证研究的检验。本文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中部四个省的生育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调整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方向是升高,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单独二孩性别比在多数地区高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但单独二孩出生数占全部出生数的比重很小。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控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