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2.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诱人的美。"一堂堂设计合理的数学课、一道道构思精巧的数学题、一个个充满理性的数学规律等,都为展示这种美提供了舞台。用美丽的数学文化浸润的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能让学生个性飞扬。一、收集信息,让学生感悟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眭、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5.
<正>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数学课堂果真无美感吗?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充满了美,如艺术之美,大自然之美、科学之美,数学之美.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作为数学教育的实践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学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苏教版"九年级(下)"黄金分割"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数学美教学实践.一、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情境引入师  相似文献   

6.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是一门既真又美的学科,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古希腊数学家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翻开各种数学书籍,我们会看到各种几何图形的恰当比例:矩阵,行列式的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懂数学美、爱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一、培养学生懂美。古希腊数学家波罗克拉斯认为 :“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如从数学的内容来看 ,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等 ;从数学的方法来看 ,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等 ;从狭义美学意义来看 ,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数学美虽然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美 ,但它…  相似文献   

8.
宋启 《考试周刊》2011,(16):79-79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面对以上赞誉,我们不禁要问:"数学为何如此美丽?又该怎样从美学角度来观察分析理解并感受数学的魅力?"事实上,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从数学外在形式观赏:它有体系之美,概念之美。  相似文献   

9.
美是人类生命的甘泉。“哪里有数,哪里就有数学美”。数学美蕴藏在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以对称、和谐、奇异、简洁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下面对构成初中数学美基本内容的四大特征及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优美而古老的学科,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之美,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不仅充满着美的因素,而且处处闪现着美的光辉。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极度赞赏"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的美,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美的魅力,受到数学美的熏陶。一、数学的简约美数学的简约美体现在不需要过多的思考,犹如一条捷径,通往胜利的彼岸。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简约美是最能吸引学生的,达到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美感性很强的学科,正像人们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华罗庚教授也曾指出:“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的美不同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主要表现为艺术美。数学的美主要表现为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系统的结构美,数学图形的对称美、奇异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课堂教学的和谐美,教学方法的技巧美、创造美,数学知识的作用美等。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美的教育,无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抓知识系统,发展认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结构美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数学美是数学理论的特征之一,在学习数学的概念和解题的活动中,如果发掘其中美的因素,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毛仕理:数学的内在美,是第一层次的数学美.它既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和造型的直观美,也不同于音乐中的音响和节奏的直感美.数学的内涵美瑰丽多姿,有简洁、对称、比例等种种表现.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斯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只要我们细心挖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内涵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涵美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数学美反映在对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追求上.高中数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美的资源.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数学素养,使人变得更富有知识、  相似文献   

18.
英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是蕴含美的科学,它用简洁的数学语言符号、严密睿智的逻辑思维、高度概括的抽象艺术构成了特有的数学美。在小学数学中,也处处蕴含着美,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挖掘、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数学美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善于运用数学美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与…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美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教育问题。在我们的一次学情调研中,84%的学生给出了"数学不美"的回答。然而,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却以其亲身体验表明"数学的美妙不可言"。古希腊的普洛克鲁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意大利的伽利略说:"美是自然,数学作为书写宇宙的文字,反映着自然,数学中当然存在着美。"我国的华罗庚说:"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显然,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如果无法让学生看到和体会到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