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是国家调整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道堤坝,同时也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两部宪章.<治安管理处罚法>所描述的违法类型与犯罪类型相类似,甚至相同,二者之间会出现法条竞合的现象.因此.国家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应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治安处罚手段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应当根据刑法谦抑性的要求,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只有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程度.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才能动用最严厉的刑罚制裁手段.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能够根据亲自感知的案件事实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因此,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应当与诉讼程序具有不同的证明标准。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证明标准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不利于公安机关统一执法。本文借鉴诉讼法学证明标准理论,分析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证明标准规定的不足,提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类型规定证明标准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与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法规之一,是直接关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开始正式实施.本文试从该法的修订背景、该法的新意、该法的详解三个方面来了解这部法律给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摒弃了“权力本位”的思维定势,确立了“权利本位”、“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通过对权力的规范和限制、对权利的确认和保障,从制度上实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立法理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有几大亮点,宏观方面主要表现在:与其它相关法律衔接更加紧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更具理性化。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以公民权利保障为本;对人民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公民对治安管理处罚可以直接起诉;对处罚程序作了细致规定。我们应在实践中努力实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明确赋予行政相对人对“二千元以上罚款和吊销许可证“的处罚以听证的权利,而排除了治安拘留的听证程序,笔者以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这条规定颇为不妥.本文通过对治安拘留可以纳入听证程序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治安拘留听证的建议,以期对治安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当前,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大学生基本法律意识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初步形成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其权利意识的形成;学习《民法》,促进诚实信用理念的形成;清除旧的“厌讼”观念的不是影响,树立新型诉讼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警察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管理处罚法》授予丁警察大量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也有许多新的措施和办法。尽管如此,在警察自由裁量的授予与控制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拟就《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警察自由裁量权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禁毒法》立法有适度超前性。以《禁毒法》部分刑事法律责任条款为研究视角,从犯罪构成体系、犯罪特征及相关条款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探讨《禁毒法》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之间的法律责任衔接问题,以期更好地完善惩治毒品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指导涉毒执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充分发挥《禁毒法》作为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基本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益侵犯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益或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或威胁的利益。法益的侵犯形态则是指法益受到侵犯后可能呈现的样态。根据不同的标准,法益侵犯形态可分为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侵害形态和危险形态。由于刑法对实害犯、危险犯和行为犯的法益保护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分别呈现出法益侵犯的不同形态。另外,既遂犯、未遂犯和预备犯的法益侵犯形态也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犯罪阶段形态内部,也都因为犯罪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法益侵犯形态。  相似文献   

11.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17条新增的一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在罪名、犯罪主体与犯罪对象、客观方面及罪数形态、罪的界限及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衔接方面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争议,而且在司法层面上也未能澄清一些疑惑,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无疑对于打击利用他人进行乞讨等犯罪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做了较大的改动,“入户盗窃”就是其中一种新增的行为类型,这使得原有法益保护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从法益保护角度对“入户盗窃”中的“户”进行定性,并对这种新的入罪行为进行分析及确定“入户盗窃’’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等行为都作了规定,且条文上对行为的表述一致或者基本一致,但处罚标准存在着差异,属于责任竞合问题.应当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选择罪与非罪.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9,(5):62-70
对于网络犯罪而言,可将其类型化为"网络对象犯""网络工具犯"与"网络主体犯"。从法益视角观察,"网络对象犯"导致新型法益产生,因此只能通过立法途径加以规制。"网络主体犯"改变了行为对法益侵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但由于网络主体的特殊性,因而也只能采取立法途径规制。而"网络工具犯",应视侵犯的原始法益为刑法所保护之法益还是非刑法保护之法益,分别采取解释路径和立法路径规制。  相似文献   

15.
应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保证金的适用范围作周延规定,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收取标准,制定保证金公示和告知制度,严格管理和使用,加大监督和惩处违法违纪力度.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9,(10):92-100
刑事处罚的早期化必然导致法益日渐模糊、抽象。而法益模糊化又会引发刑法前置所保护的法益是原本法益还是新设法益的争论,以至于最终无法为刑法的提前介入提供正当化依据和处罚范围标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作为预防刑法的典型体现之一,保护法益模糊的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当前学界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抽象法益和具象法益之争。基于预防刑法内部体系形成自洽的考量,应当将具象法益中的个人信息权确立为本罪的法益。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犯罪类型的设置存在着重大的粗细错位,该粗的不粗,该细的不细。因此,在今后刑法修订中,应当纠正犯罪类型设置粗细严重错位的立法思路。在重大法益的保护上,尽量采用详细具体的罪名,在轻微法益的保护上,尽量采用类型化的罪名,做到该粗的则粗,该细的则细,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刑法的目的,发挥刑法的机能。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七)》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加大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通过解读相关法律规定,分析了本罪的立法背景、现实意义及其犯罪构成,并尝试从转化犯、共同犯罪、间接正犯等几个方面对本罪的认定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盗窃罪始终是侵犯公民财产犯罪的重点。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对入户盗窃罪的相关内容做出了重要修订。对于入户盗窃罪而言,也降低了其入罪标准。对于某些特定的盗窃罪而言,已不在考虑盗窃次数和盗窃数额。同时,就入户盗窃而言,保护的法益也由原来的单一变得复杂。所以,对入户盗窃的界定进行新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便于我们对公民的法益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政策背景: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公布的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与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既适应公安机关加强治安管理的需要,也符合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应罚行为增加了。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新增加规定了一些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如对计算机黑客,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行为要做出处罚。同时,针对体育赛事的现场管理、手机短信的骚扰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