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俗文学的对立、融合历史悠久,唐以后较为明显,宋元以来俗文学强烈地冲击着雅文学。明末至清中叶,雅文学与俗文学尖锐斗争,使得俗文学突飞猛进,在当时的文坛占据了主要地位。嘉靖以前,士大夫正统文学拒绝接受俗文学影响而日趋凝固和僵化。压制不行,就改用渗透,力图将封建正统思想灌输到俗文学的体系中去。至明代中后期,雅俗文学既有尖锐的对立又有大规模的相互渗透,从而使俗文学盛行一时,并促进了拟话本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以“通俗”起家的文学巨树,分成俗文学与雅文学两个枝杈,俗文学经流变发展形成四大子系;通俗文学,民间文学,曲艺文学及现代化音像传媒中属于大众通俗文艺的部分。要将雅俗文学作精确的分界是很难的。我们认为,在古代可定义它们为“雅文学”与“俗文学”;在现代文学时段中,则可定义为“知识精英文学”和“大众通俗文学”。目前,因循文化市场的规律,两个文学分支渐有靠拢的趋向,甚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适俗”但不“媚俗”。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将给广大读者带来很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姚瑶 《语文新圃》2010,(2):22-23
有人说,俗文学是一种消费文学,我承认。有人说,俗文学是不上大雅之堂的,应该站在雅文学的角度去抵制它。那么,我是万万不能赞同的。  相似文献   

4.
在新改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语文教科书中,增添了许多戏剧文学的内容。第四册的必修课中有两个单元(四、五单元),四册的试验本中也有两个单元(五、六单元)都是戏剧文学的内容。此外还增加了许多小说及影视文学等大量的属于“俗文学”的内容,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第一次增加了如此多的“俗文学”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但是对于习惯于讲诗、词、文这些雅文学的中学语文教师,面对这些“俗文学”的内容,不管是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是就知识本身遇到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古代戏曲,是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所陌生的。针对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所遇到的困难,在此列出几条教法,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在元以前一直以雅文学为主流,而元代则以俗文学为主流。元代俗文学的主流地位表现创作主体的平民化、文学体裁的叙事化、审美情趣的世俗化、文学功能的娱乐性及欣赏主体的大众化等诸多方面。俗文学之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既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自身演化的结果,也与元蒙王朝异族统治带来的众多“异质”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解读《文心雕龙.乐府》篇可看出刘勰对以乐府民歌为代表的俗文学是持蔑视、排斥的态度,这与他宗经的儒家道统思想、尚文采轻质朴的时代文风及担忧俗文学对雅文学的过分冲击有关。虽在特定的框架范围内,刘勰对俗文学也做出了某些肯定,但终是为了提升雅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产生的俗文学概念,经历了萌兴、发展、繁荣、消歇、回归的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民间文学、雅文学纠缠不清,未能建构起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始终得不到学界的肯定,于学科边缘中徘徊挣扎。本文从俗文学与民间文学、雅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寻求俗文学学科在当今新形势下存在的合理性,以期能对该学科未来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歌向现代歌词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们文化生活的歌词,在现、当代文学史中没有其地位。它应当是现代文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从其影响和社会功能上或者与诗的渊源关系上看,都应有它的地位。它思想内容丰富,艺术手法高妙,现当代文学史应确立歌词的文学地位,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世俗的俗文学嬗变为雅文学。  相似文献   

9.
陈书录 《江苏高教》2004,(2):126-126
近几年来,我们在指导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元明清文学方向的博士生之中,经常思考与探索一些问题:元明清文学的文本与文献十分丰富,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与元以前的文学相比。具有自己时代鲜明的特色,那么,怎样处理元明清文学与元以前文学的关系呢?实践告诉我们:应该将元明清文学与元明清以前的文学乃至现当代文学密切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应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自问世以来一直很受欢迎,影响经久不衰,其作品本身也拥有出色的艺术成就,按理应跻身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之列。但长久以来文学界给它的定位并不高,这与它的通俗性有关。其实,俗文学与雅文学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藩篱,并且这“藩篱”更不应成为阻碍优秀的俗文学作品被认为是经典作品的潜在因素,经典作品应该好看耐读,是审美直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王怀章 《现代语文》2014,(6):108-110
阅读有什么意义?文学世界作品浩如烟海,到底什么作品对我们的阅读有重要意义?意义又在哪里?在这个被俗文学充斥的时代,经典文学阅读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人们只为满足自己需要,或为打发时间,或为消遣,或为追求时尚,经典文学的意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刘丽芳 《教师》2016,(5):18-19
雅、俗是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两者有对立互补的关系。从中国文学的发展来看,文学的雅和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因为存在雅文学的俗化,以及俗文学的雅化。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文学的雅俗之辩,之后研究了雅俗文学的互动问题,最后指出了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文学的雅俗关系。  相似文献   

13.
表现人生关怀是世界文学经典的共同追求。表现普遍的人生、人情、人性,这是金庸武侠小说对同行与前人作品的超越,从而成为俗文学经典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汉末建安时期,随着人的觉醒和文学的自觉,文学成为人们表达世俗情感的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由于受众的扩大和广泛化,文学在题材、艺术形式,以至表现方式上有明显的俗化倾向。邺下作家普遍重视俗文学创作,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有更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流程中,存在一个雅俗文学此消彼长的既定规律,总体来看是天下一统、政治清明的时代,雅文学得以繁荣;国家分裂、时局动荡的时期,俗文学泛滥。但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却一反历史发展的轨迹,形成雅俗文学的错位,这其实是新的时代精神下的文学革命,是一个新的文学春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在白话文理论建设、提高小说等俗文学的文学地位、推动白话文普及等方面建立了历史性功绩,并经过与复古派的争论和对封建文人的反击,使白话文的正宗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同时,白话文运动也存在片面性和不彻底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生产消费链条的明代文学人口是科举选拔机制成熟、商品经济发达背景下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明代生员及存世文学作品的数量、书业从业人员及俗文学人口的受众相较以前各代是最多的.文学人口的空前壮大是明代书业繁盛的重要前提,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发动机";而书业生产的繁盛为壮大了的文学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商品.  相似文献   

18.
雅俗兼融是提高通俗文学品位的卓有成效的途径。雅俗兼融是使雅文学与俗文学相互融合而有机地合成一个新的品种。这种新品种的通俗文学,既吸收了高雅文学贴近现实、严肃思考、表现重大题材、手法技巧灵活多样、富于探索精神等长处,也吸收了通俗文学有着生动曲折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相应的表现模式、竭力接近吸引读者等优点。雅俗兼融表现在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俗文学是明代最受关注的文体,文人将其真挚自然、浅显俚趣的风格引入雅文学创作,使得雅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俗化倾向。从诗的俗化、词的俗化、文的俗化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万历年间雅文学的俗化倾向,揭示晚明文坛俗化的整体风格,表明明代由雅入俗的审美标准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杨雄 《家教指南》2006,(4):90-93
敦煌先唐文学中有大量的骈体文.敦煌唐五代文学作品中,不但传统文学类中多骈体文,敦煌俗文学类中骈体文也占压倒多数,这是前此未经言明的文学现象.敦煌文多为骈体的原因非一,但大约可以归结为二:一,主流文学时尚的影响;二,讲唱文学、诵读类文学的特点使然.骈体文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传统,也是俗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歧视骈体文的观点与中国文学的传统相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