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不少成语词典把它解释为“茅草”,如《汉语成语小词典》:“春秋时楚国以茅草作旌旗,行军时旌旗在前,故称‘前茅’。”(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也持此说。其依据是《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似乎持之有据。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的,不准确的。清代学者王引之指出:“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经义述闻》卷二十  相似文献   

2.
说“确”     
确字,《说文》云:“馨石也,从石角声”。馨者坚也,是确字的本义为坚石。引申为凡坚、实之称。“确”字的俗体作“確”,徐铉《说文》注、《复古编》、《六书正讹》皆称“确”俗作“確”。《说文》无“確”字,盖确、確为古今字。坚义之“确”,经籍大多以俗体“確”字代之,如《易·文言》:“確乎其不可拔”,注:“確,坚也”。《庄子·应帝王》!“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成玄英疏:“確,实也”。《文选·刘孝标辨命论》:“確乎纯乎,一作而不易”,注引司马云:“確乎,  相似文献   

3.
一、"挂"的本义"挂"在《说文》里的解释是:"挂,画也。"作为动词,最早见于《周易》中:"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这里的"挂"有"区别""区分"之意。段玉裁注: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由此可见,"挂"本义为"区别""区分"的意思,后人因画成之作多要悬而挂之,因而"挂"又引申为"悬挂"之意。  相似文献   

4.
正王力指出:"‘你’,《广韵》:‘乃里切,秦人呼傍人之称。’似乎是唐代新产生的一个词。其实‘你’也是一个‘强式’,是‘尔’字古音保存在口语里。"[1](P316)太田辰夫也据《广韵》的记载"你,乃里切,秦人呼傍人之称",提出"你"或许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方言。[2]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认为,第二身代词就是古代的"你",汉晋以来,草书里久已把"爾"简化作"尔"。  相似文献   

5.
"颐",《说文》解:篆文作"頤",""为其古字。""形似有口之匣状,笔者猜度其本义当于储物之器有关,"匜"与""形相近,"匜",古时盛水之器具,《左传》:"奉匜沃盥"。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的量词,颇有些值得考究的地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句:"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有的注本说:"[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按此作翻译,也不能说不通.但"介"作量词,是否完全等同于"个",实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7.
各家派尊其祖典为"经",乃晚周以来之旧习。《离骚》诸赋为当时人所推尊,主要还是因为其文采,以及带来的贵显,故才"世传《楚辞》"。而"汉武爱骚,淮南作传",更可证其自文景以来一直为文章之士奉为经典。正如《老子》称"经"一般,《离骚》称"经",也只是在传注说解时才称"经;"至于平时称引,也只称《离骚》。王逸注《楚辞.离骚》时命为《离骚经章句》,只是依当时注释体例,非为特意抬高其地位而加"经"的。  相似文献   

8.
[名言引入]《作文成功之路》主编王浴海先生说:"学生感到没啥可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有效地运用人人具有的生存绝技--张开感觉之网,在生活的海洋深处捕捞珍珠。"[美文推介]  相似文献   

9.
关于"用凸函数法证明不等式" ,1995年文[1 ]就说"有循环论证之嫌" ,后文[2 ]又说"是一个逻辑循环" .但据说此法"会起到简捷明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 ,"巧用构造和运用凸函数性质 ,可以把难题简单化,还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美和成功感""凸函数可能成为考查函数各种性质的载体而成为(高考)新热点"[4 ] ,凸函数法是证明一类不等式的"一般解法"[5 ] .  相似文献   

10.
在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中,选有陶渊明之名篇《归去来辞》,其中“舟摇摇以轻飏”一句,课本注为:“摇摇,飘荡之状;飏,动荡。”如按此注串译,颇难顺通。为此,笔者特作如下考。查几种注本,或语焉不详,或详而不确。《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历代辞赋选》(湖南人民出版社)注为“飘动”。《古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注为:“船缓缓前进的样子。”言“飘动”不能准确地道出船之动态;言“前进”动作方  相似文献   

11.
林和芬 《现代语文》2013,(8):137-138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实的材料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文章要有内容,而内容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1]《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2]所以,作文教学应立足于生活这片热土,让独特的乡土文化成为学生取之  相似文献   

12.
编,《说文》解为“次简也”,“辑”,本是聚集之意,《汉书》颜注因之说:“辑,与集同”,引申为编辑。古时编辑的意思便是编列简策、排其次第,使之辑集成书。自古有图书便要有编辑,一切出版物,也都应经过编辑之手,进行内容上和技术上的处理,而后交付印刷(或传钞等),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3.
一 在古代汉语中,“性”、“状”各为一个单音词,其义有别。“状”,小篆作,在按构字法原则编写的字书(如《说文》、《类篇》、《康熙字典》等)中,归入犬部。《说文》;“状,犬形也。从犬,声。”桂馥在《说文义证》中阐释道:“犬形者,视犬之字如画狗。”状”的构字体现了取描画狗形得其意,故它的旨意重在强调外形,段玉裁注曰“引申为形状”,正说明了它跳出“犬形”而具有的普遍词汇意义,重在取貌。“性”,从心,生声。《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许慎以古代文化观念阐述“性”字哲学意义,不能看作解字。倒是其它古书的说解反映了“性”字本义。《荀子·正名》:“人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广雅》:“性,质也。”《易·乾》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性”的奉义是指人天生就秉有的素质和本性,它引申而具有的普遍词汇意义则具有强调内在属性和内在涵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汉书注》是唐人颜师古所著。此书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后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又说:"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王先谦在《前汉补注·序例》里也说:"颜注发明驳正,度越囊哲,非仰人鼻息者也","自颜监注修,而班书义显,卓然号为功臣。"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曾说:"颜师古注汉书,评较诸家之是非,最为精尽。"这些都是从史学、训诂学的角度来评价《汉书注》的。其实,在语音规范方面,《汉书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文章主要从注音目的、注音方式、音系特点等几个方面来总结《汉书注》在语音规范方面所注的工作,我们发现《汉书注》的语音是规范的。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陕西方言多说"礼轻人意重",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比喻礼物虽少,但情意却很重。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千里送鹅毛】"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1]《辞源》一:【千里鹅毛】"比喻礼物轻而情意重。"宋黄庭坚:《山谷外集诗》注十: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2]《辞海》【千里鹅毛】解释、举例跟《辞源》基本相同,引文、例句省略[3]。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千里送鹅毛,解释、举例综合了《辞源》和《辞海》亦省略[4]838。毛学河、倪文杰主编《现代成语巨典》【千里鹅毛】"从远地带来的极轻微的礼  相似文献   

16.
孙秋英 《现代语文》2010,(5):117-118
<正>曾以《昨夜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而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的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深沉、含蓄,于平淡中见奇巧,其诗歌的盛誉几乎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其中  相似文献   

17.
我于1997-1999年主持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又于2000年出版了科研专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提出了"五岳之美,各异其秀","其美具,其灵异"的观点。[1]这反映了我对"语文树旗"的看法。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或曰"个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树旗",必须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实际上,"自成一家"就是"树旗"。于漪说:  相似文献   

18.
70.【求牛】祭祀以前选牛以备礼,称求牛。《周礼·地官·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之。"注引郑司农(众)云:"求牛,祷於鬼神求福之牛也。"郑玄谓: "求,终也,终事之牛。"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按:混言之,"享牛"、"求牛"均指古代祭祀所用之牛;析言之,"享牛"、"求牛"当有所区别。郑  相似文献   

19.
传统,在现代意义上是英文Tradition的汉译,在我国古代,是传和统的复合词。传统之传,本义是遽,《说文解字》和《尔雅·释言》都有记载,按照郭璞《尔雅》注的解释,是指驿站上所备的车马,以便急速传递消息,这就蕴含了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可引申为传授。汉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有相传继续之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传者,相传继续也。”传统之统,本义是丝的头绪。段五载《说文解字注》:“从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万有总束为一个根本,《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有一个非常严肃的传统,向来将游戏看作与严肃的事情不相容。“游,锦旗之地流也。”(《说文解字》)其本文为“古代边缀旗帜正幅下面下沿的垂饰”。引申为“人或动物在水中行动”,鉴于是人或动物在水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