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念     
生活,仿佛是一部长篇纪实小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情节。在每一章的最后都这样写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悬念,诱惑人心的悬念!是的,生活怎么能没有悬念呀!悬念对于人类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明天,永远是引人入胜的。永远的明天有着一串串无尽的悬念……年轻的朋友,因了悬念我们便有兴趣,因了悬念我们便有活力。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不断地制造悬念,解释悬念。如果有一天是念中止了,我们的生活也将告中断。为了更新生活,我们必须制造悬念。为了投入生活,我们必须解释悬念。悬念@晓秋  相似文献   

2.
悬念可以扣人心弦,激发听者的兴趣和动机。现对如何在教学中设置悬念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针对电视这种兼容听觉、视觉的传播媒介在悬念广告中有什么优势,是如何运用的,以及电视悬念广告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从学生特征和心理着手,创设富有悬念、矛盾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只有创设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才能紧扣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如果把悬念设置在上课伊始,能激发学生急于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  相似文献   

5.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其它文艺作品时,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它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可以唤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情感的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我们如果有的放矢地创设一系列悬念,必定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力地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一、构置情境,引发悬念在讲新课前,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悬念情境。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比如讲"余数的  相似文献   

7.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宋新爱 《科教文汇》2008,(16):64-64
新课课要求我们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一定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作为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建国 《内江科技》2006,(1):121-121
文章对结论悬念式研究性并进实验与发展思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彭广树 《科教文汇》2008,(20):106-106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巧茹 《科学中国人》2014,(4S):175-175
教师只有设计出好的问题,创设悬念,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成为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教师通过方法的改进,巧设悬念,挑起冲突,组织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唐时聪 《科教文汇》2013,(3):167-167,171
课堂教学知识的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唐时聪 《科教文汇》2013,(1):167+171
课堂教学知识的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将穿什么样的比赛服征战赛场呢?这个悬念终于有了答案,高科技材质和中国元素成了这些新装备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6年标准之争,终于尘埃落定。虽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以何种方案出台已无悬念,但是对于马飞虹来说,并非可以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的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渴望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本文以《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在各个教学环节设置悬念,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