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特别是举证权利,体现出审判的公正性。诉讼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攻击和防御,并且每一次都应给对方留出相对合理的时间,以使对方有时间能够组词反驳与再防御。诉讼本身应体现出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保证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义务的平等履行。当事人进行诉讼看重的就是其公正性。而证据交换制度恰恰能给当事人寻求这种公正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形式,也为诉讼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了保证,防止了不公平的突然诉讼袭击,同时也增加了法庭审判的公开、透明度,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裁判工作的信任度,树立起法院裁判权威。  相似文献   

2.
程序参与原则是程序正义的最底标准,它要求参与诉讼的双方地位平等,但平等的前提是权利(力)对等,不允许诉讼的任何一方有凌驾于另一方的权利。在该原则指导下,刑事诉讼控辩双方应实现平等武装,辩方有足够的权利与控方对抗。而我国目前立法的规定却表现出辩方权利尤其是辩护权严重不足,以致控辩双方权利失衡的局面,不仅悖离了程序参与原则的要求,也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人权保护。  相似文献   

3.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有错误的裁判进行抗诉与诉讼的不确定性原理并无相悖.人民检察院的民事抗诉也不必然造成对审判权独立行使的损害、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干预和对民事诉讼平等对抗性的破坏.因此,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当然,它还不尽科学和完善,需要实现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变革;拓展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实体法的指导原则,对民事诉讼法产生了显著影响。它要求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行为时,必须诚实、公正和善意,对诉讼参加人滥用诉权、作虚假陈述等不正当诉讼行为予以限制,同时禁止法官滥用裁量权、实施突袭性裁判,以维持当事人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最终实现诉讼程序公正。因我国的民事诉讼未实行当事人主义模式,民事诉讼法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时应特别关注对当事人正当诉讼权利的保护,注重防止法官滥用职权,维护制定法的稳定及尊严。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对于防止证据材料的损坏灭失,保护和固定证据的证明价值,促成裁判外纷争解决以及权利人的诉讼胜败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知识产权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存在适用范围狭窄、审查标准模糊、保全方法混乱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亟需加以立法的规范和完善,从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刑事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就是在结果上正确处理案件.其中,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则是前提和基础.而要准确认定案件事实,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又是关键和核心.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证明标准.而我国则将其笼统的规定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据此,笔者认为应从诉讼的不同阶段、责任主体适用和证明对象的适用性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8.
虚假诉讼包括选择管辖法院、诉讼主体虚假、恶意串通、伪造关键证据四种形式。应建立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赋予利害关系人救济权。应将虚假诉讼行为入罪,以情节严重作为追诉标准,以法院是否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裁判文书作为衡量情节严重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要强化法官职权,司法机关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引导当事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裁判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当事人有权进行处分,同时还可以对诉讼权利义务进行处分。履行和解一般情况下不具有独立性与可诉性,因其表现形式不同而性质认定及效力上有差别:对于没有约定诉讼权利义务的履行和解,只有实际履行才能产生对抗执行与消灭实际权利义务的法律效力;对于约定诉讼权利义务的履行和解,其从本质上属诉讼契约。对于此类履行和解,若一方违反程序性约定,启动或放弃某项诉讼程序,应首先审查双方关于实体部分之合意是否切实履行。若已履行,应认定该行为不合法而否决其效力;若并未合理履行,则该违反程序约定之行为并非无效。  相似文献   

10.
证明责任制度在民事诉讼中有重要意义,对定纷止争、维护法律权威和保持诉讼当事人心理平衡有重要作用.在确定证明责任分配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证据距离、经济成本、道德成本、诉讼效益、公平原则,并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基础,结合法律要件事实说、利益衡量说,考虑公平原则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舍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2.
控辩平等具有实现实体公正和体现程序正义的诉讼价值,是人类刑事诉讼民主和文明的表征;中国司法主体性理念的缺乏,成为控辩平等实现的最大观念障碍,因此转变诉讼观念,强化权利保障意识是实现控辩平等的基础;实行无罪推定是前提;合理分配证明责任是有效保障;强化公诉职能是关键;切实加强辩护权是重点。  相似文献   

13.
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是近年来在世界司法程序中可迅速有效解决纠纷,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节约司法资源缓解诉讼延迟的一种新方法.我国在相应的立法上没有完善的多元化解决纠纷的制度,本文基于我国的现状,对多元化解决民事纠纷机制作出分析以及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更好的完善作出奉献.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程序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是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规则体系,但如果没有程序性裁判机制作保障,一切程序规则都难以得到切实遵循.形同虚设.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构建程序性裁判规则有其,现实必要性;而在比较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程序性裁判的特点后,不难发现我国程序性裁判机制离诉讼法治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侦查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正常行使存在诸多困境。审判中心主义对律师调查取证权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律师调查取证权应当以实现控辩平等对抗为发展方向。故而需要构建贯穿诉讼全过程的控辩平等对抗的诉讼格局,拓宽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的时间维度,赋予律师广泛的在场权,完善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的保障机制,确保律师调查取证权顺利行使,进而实现控辩平等对抗,助力审判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  相似文献   

16.
民事再审程序的诉讼架构打破了现代民事诉讼“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格局,呈现出“五力模型”系统.在这种诉讼格局中,当事人平等保护的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果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力量”过分扩大或者被严重削弱,都将打破整个系统的平衡,从而擎肘审判权的行使,破坏再审程序的司法公正.在民事再审程序中实施全面法律援助制度、适当增强再审法官职权、再审法官加强对当事人释明和诉讼指导、完善接受外部监督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民事再审程序中的平等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小额诉讼在改革过程中因未能彻底贯彻福利性价值理念,致使程序构建难以独立,在公正性与效率性方面均不占优势,缺少为当事人主动选择适用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虽对程序重新作出调整,扩大了适用标的额范围,但仍未将小额诉讼之规定独立成章,发展困境依然存在。改革过程中,应秉持小额诉讼福利性的价值定位,明确其帮助群众接近司法的制度使命,分流筛选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确保当事人实质性享有此种司法福利。在确保庭审有序开展、当事人诉讼权利充分维护的基础上,允许进一步简化诉讼环节。积极构建程序转化与申请再审之外的救济路径,在不违背现有一审终审规定之前提下,以即时复议的方式来帮助当事人就裁判结果进行救济,打消因救济方式单一引发的程序适用顾虑。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是证明责任和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与司法裁判权威的加强。其举措有:设置举证时限的临界点,完善审前程序,规定举证时限的例外,建立当事人的证据取得和收集制度,确立证据失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民事裁判博弈是指利用博弈理论来分析民事裁判过程.它需要假定参与者是理性的,主要讨论的是双方当事人和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如何通过选择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民事裁判完全具备博弈分析的条件,对民事裁判进行博弈分析是完全可行的.运用博弈理论进行裁判不仅可以减少矛盾冲突,提高法律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查清事实真相,抑制当事人诉讼欺诈.民事裁判博弈具有信息不对称、动态互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刑事灰色不裁判是指刑事诉讼法未规定是否应当作出裁判,但从法律精神及对当事人的影响来看,应当作出裁判,而司法机关不作出裁判的现象.它存在于司法实践中,会损害国家利益与当事人的利益,因此有必要确定对当事人权益的救济措施,对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措施进行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