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国内外科研机构对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解决各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问题,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证明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科研机构创新过程特征,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协同创新思想和要素,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广东20家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为科研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科研机构定量绩效评价中过于关注产出或简单将投入与产出加权综合而造成的评价结果片面性等问题,本文将经济学思想引入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建立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定量评价模型,以科研机构实际产出与理论上平均产出相比较得到其绩效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较好地实现了同类科研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而且反映了不同科研机构之间投入与产出间的弹性差异,从而为公共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体 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学术评价和政府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选择美 国联邦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评价改革进行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 价整体逻辑框架,并提出了绩效评价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内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国内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指出了指标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用于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归纳了科技项目的分类,阐述了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科技项目绩效评价逻辑模型,从提高结果可靠性的角度来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归结为如何设计能够很好体现科技项目从计划、投入、活动到产出全过程的逻辑关系的评价框架体系,重点对框架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工作手册的制定和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指标体系设计配以承担的省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为实证。通过研究,以构建既符合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一般原则,又适应科技项目的特点和科技管理的要求,具有一般科技项目通用性的绩效评价框架体系,提供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有效、实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组合评价模型在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对科研机构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2001-2005年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29个研究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针对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中指标的选取、数据的处理,权重系数的计算以及如何兼顾被评价对象的优势与劣势等实际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评价的组合评价模型,并重点分析科研机构绩效的变化,探讨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为国立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海明 《科技通报》2015,(4):258-260
围绕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主题,在分析国内外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构建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KPI指标及其权重计算方法,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产出的多样性使得对公共科研机构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标准化并普遍适用的测度体系。为此,本文引入结构化方法和经济学模型,建立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测度体系通过量度实际产出和计算理论平均产出,实现了同类研究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为公共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创新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以"欧盟创新记分牌"、"澳大利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奥斯陆手册》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其构建与发展变化的特点,对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在分析国内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创新调查、形成合适的评价模式、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制度等四个主要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研团队绩效评价已有成果,把协同意愿纳入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2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的协同创新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以便对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数字化,并构建科研团队画像.最后选取华中科技大学某团队进行实验,构建的画像成功反映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和2001年,广东省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和全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地方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其改革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本文分析了1999年以来改革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性质、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从中可以了解非营利科研机构在地区创新系统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构建与管理非营利科研机构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技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产出的多样性使得对公益类科研机构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标准化并可普遍适用于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测度体系。将结构化的过程——结果方法引入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建立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测度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测度体系通过量度实际产出和计算理论平均产出,实现了同类研究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从而为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速度在加快,规模在扩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同时这些经费使用的用途和效果也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估方面的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颁布了一些部门规章,开展了一些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下一步应重点从立法、组织体系、分类评估和基础条件建设入手,满足当前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院内研究所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选取同样专注于生物医学领域、以研究为主的洛克菲勒大学作为参比对象。对比方面包括两所机构的规模、经费、文章数目、诺贝尔奖以及院士得主情况。分析表明:科研的投入多,不能保证效果好。科技体制包括经费资助体系对科研产出起着关键作用。稳定支持和竞争相结合的科研投入,产出效果更好;通过Peer Review的竞争性项目的计划更完善,产出更好;科研队伍越精干,投入产出比越高。  相似文献   

17.
周孝 《科学学研究》2020,38(7):1338-1344
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仅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一个细小环节,但它却是绩效工资、收入分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无法回避的关键节点。本文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为例,系统探讨科研院所创新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原有管理体系无法适应科研院所差异化、动态化的发展需要,而现有改革创新仅治标不治本、用新问题掩盖旧问题,使得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发展陷入困境。当前,应当推进以社会化为导向,以科研院所而非科研人员为对象的系统化改革,使科研院所成为以提供公益类科技服务为职责、依法实行法人自治的官办社会组织。同时,构建涵盖内部治理、绩效管理、市场竞争、社会监督等多重约束的宏观调控机制,确保科研院所不失公益属性,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8.
刘勇敏 《现代情报》2007,27(6):138-141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对河南科技大学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研究,旨在提供客观公正的科研绩效评价理论依据,并就如何提高科研水平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缺乏对林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以及对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家(推荐)标准,因此基于林草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林草科研院所是林草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定位,对国内外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实践包括评价的体系、流程和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林草领域缺乏人才、平台实力薄弱以及评价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从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及流程、结果的使用等维度构建我国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逻辑体系,提出要面向国内林草科研院所进行全覆盖的创新评价,即区分不同层级进行评价,并保证科研院所的行政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同时要进行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评价,即对科学研究本身、科学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等各个环节作出评价。最后,结合我国林草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要构建以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树立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评价新导向,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